
🔹 一、導言
2025 年,美國國會召開一場攸關國家未來競爭力的聽證會。四大 AI 領導企業代表齊聚,說明美國在全球 AI 領域中如何維持領先地位,並提出多項政策與產業發展建議。
這不僅是一場技術與政策的交鋒,更是一場關於國家競爭力、人才教育與全球市場佈局的前瞻討論。
🔹 二、重建內容:四大企業核心發言重點整理
🧠 1.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
主題 | 重點內容 |
---|---|
成長里程碑 | ChatGPT 從實驗工具成為全球第 5 大網站,週活躍用戶破 5 億人次 |
美國優勢 | AI 革命的發源地是美國;若無網際網路革命,AI 革命也不會發生 |
核心主張 | 未來 10 年是「智慧與能源雙豐收的黃金年代」,美國需領先這兩股浪潮 |
政策建議 | 投資 AI 訓練設施、打造 AI 供應鏈工廠、政策應持續支持創新環境 |
情感鋪陳 | 回憶自己童年如何在聖路易的閣樓裡學寫程式,象徵美國夢仍持續發生 |
🧠 2. AMD 執行長 蘇姿丰 博士(Dr. Lisa Su)
主題 | 重點內容 |
---|---|
AMD 地位 | 美國總部晶片公司,驅動全球兩台最快超級電腦,關鍵國安與科研角色 |
AI 評價 | AI 是當代最具轉型性的科技,競賽已經開跑,領先不等於保證勝利 |
政策建議(五大方向) | |
1️⃣ 加快創新與算力建設 | |
2️⃣ 維護開放生態,促進多元創新 | |
3️⃣ 建立完整國內製造鏈 | |
4️⃣ 強化 AI 人才教育與研究環境 | |
5️⃣ 維持出口彈性,在守國安前提下促進技術全球應用 |
| 情感鋪陳 | 自述童年使用 Commodore 64 到 Apple II,是美國養成科技創業家的最佳環境 |
🧠 3. CoreWeave 執行長 Michael Intrator
主題 | 重點內容 |
---|---|
創業背景 | 從車庫用 GPU 挖礦起家,轉型為 AI 基礎設施巨頭 |
成長數據 | 管理 25 萬 GPU,30 個資料中心,2024 年營收達 19 億美元,年增長超過 12,000% |
核心觀點 | 現代 AI 所需的基礎設施已超越傳統雲端,不能用舊世代基礎建設支撐 AI 經濟 |
政策建議(四大支柱) | |
1️⃣ 穩定投資與法規框架 | |
2️⃣ 發展 AI 所需的能源供應網 | |
3️⃣ 維持全球市場的技術出口彈性 | |
4️⃣ 公私協力推動 AI 技能培育與地區發展 |
| 實例參與 | 與微軟、普林斯頓等共建 New Jersey AI Hub,推動技職訓練與產學創新 |
🧠 4. 微軟總裁 Brad Smith
主題 | 重點內容 |
---|---|
團結合作 | 微軟與 OpenAI、AMD、CoreWeave 密切合作,代表美國 AI 生態鏈的互相依賴 |
三大關鍵政策建議 | |
1️⃣ 支持創新與算力擴建(如更快設施審批) | |
2️⃣ 推動 AI 應用普及(各產業生產力提升) | |
3️⃣ 管控出口但維持國際信任與影響力 |
| 情感與價值 |
「AI 不應是超越人類的機器,而是幫助人類成為更好的自己。」
「孩子在閣樓、臥室或車庫,手握手機與網路,他們能寫下下一段 AI 故事。」
🔹 三、整體補述與深化建議
類別 | 補述要點 |
---|---|
政策方向 | 應建立明確穩定的政策支持框架,減少企業不確定性,鼓勵長期 AI 投資 |
能源改革 | AI 訓練需要大量電力,美國應簡化能源設施與資料中心的設立流程 |
人才與教育 | 推動全國性 AI 教育計畫與再訓練系統,強化全民技術韌性 |
情感鋪陳 | 各大領袖皆回憶兒時科技經歷,連結「童年夢想」與「科技創業精神」 |
🔹 四、結語
「從閣樓裡那道亮著燈的窗,到現在點亮整個世界的 AI 革命,美國的每一次科技躍進,背後都有政策支持、人才培育與無數個不眠之夜。
這場由四大巨頭共同發聲的聽證會,不只是對抗中國的策略,更是一場對未來的承諾。」